寧波鎮海區擰緊危化運輸安全閥
作者:發布機構:中國安全生產網發布日期:2012-08-01
寧波市鎮海區作為華東地區重要的石化產業基地,道路運輸的危化品量大面廣,安全監管任務重、壓力大。隨著寧波化工區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該區危化品運輸車進出頻次快速增長,平均每天近2200車次、3萬余噸危化品對區域內交通運輸安全提出了新的壓力和挑戰。近年來,鎮海區根據道路危化品運輸和行業監管工作的實際,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從創新管理手段、強化科技應用、加強基礎建設等七個方面著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危化品運輸安全監管防控體系,給危化品運輸上緊“安全閥”。2011年,該區成立了由區交警、公管、路政等部門共同組成的區道路運輸安全稽查大隊,采用三班四運轉,負責對專用通道上運行的危運車輛和從業人員進行資質、安全、超載超限、消防和治安等方面的登記檢查。職能的整合,推動工作效率極大提升。至去年底,稽查大隊共登記檢查危化品運輸車15萬余輛次,查處危化品等重點車輛超載超限203起,處罰金額230余萬元。常態化的規范整治,使違法運輸勢頭得到有效遏制。
駕駛員闖紅燈、超速以及違規超車等動態監管,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全程管理過程中由來已久的監管盲點。去年,鎮海區危化品運輸車輛GPS監控指揮中心正式建成投用,寧波金洋化工和鎮海通華運輸公司所屬危運車成為首批受益者,于進料口、出料口、車內、車外安裝了4個防爆攝像頭。“戴上了‘千里眼’,不管車輛身在何方,只要鼠標輕輕一點,車輛人員配備、危險品載貨等情況一目了然。”目前,該區對31家危運企業所屬700多輛危運車輛進行了GPS升級改造,使之具備狀態查詢、語音播報、突發事故自動報警等功能,監控平臺24小時實時聯網監控,使危險品運輸安全監管工作由被動轉為主動、由靜態轉為動態、由事后監管轉為事前預防預警。
結合區內道路交通實際,鎮海區明確以化工區主干道為主線,連接招寶山大橋的雄鎮路和威海路,連接繞城高速和外環線的莊俞路,連接329國道的通海路,作為全區危化品道路運輸專線通道,使危運車輛避開城鎮居民集聚區的城區主要干道,減輕城區和人口密集區域環境和安全壓力。
任何一起事故的發生,都關系著危運企業的生死存亡。去年,區危運協會組織全區31家危運企業統一辦理了危險貨物承運人超額責任保險(又稱“險外險”),危運車輛一旦發生較大以上運輸事故,在交強險、商業險、承運人責任險等不能滿足賠償的條件下,可以啟動每次事故不高于700萬元總額的超額保險賠償,此舉在浙江省尚屬首創。投保“險外險”后,將極大地提升全區危運企業運輸車輛在發生交通運輸事故后的抗風險能力,真正解決了企業發展壯大的后顧之憂,促進全區傳統道路運輸業的轉型升級。
根據承運貨物的危險等級不同,鎮海區調研起草了《寧波市道路危險貨物運輸技術規范》,按高、中、低三類對危運企業實行分級分類管理,不同企業分別采取針對性的監管手段,并逐步建立完善各級企業的安全評估和考核細則。《規范》的出臺,為我市危險貨物運輸地方性標準的制訂奠定了基礎。
為強化源頭監管,方便承運企業的貨物備案,該區運管部門開辟了專門窗口,配備專職人員,強化對外籍來鎮充裝危化品運輸車輛的備案審查。截至目前,在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煉化、鎮海港區充裝承運危化品的外省(市)籍備案車輛已達400余輛。
針對危化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除了加強技防外,鎮海區人防工作也走在了全市、全省前列。以石化物流為主要力量,整合全區危化品運輸企業處置危化品運輸事故專業人員和技術裝備力量,成立了危化品運輸交通事故應急搶險隊伍,并定期組織實施突發事故救援和應急演練。
(周佳妮)